01.
“创业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人人都可创业,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
这番话,是某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一位工作人员说的话。
工作人员说,他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退役军人来局里咨询创业方面的信息和政策。
同时,他也对管理的自主择业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就业情况进行过梳理。
他说,虽然很多战友也曾表示想要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实施成功的不是很多。很多在筹划准备就放弃了,有些在起步阶段就放手了,还有的遇到挫折就后退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是没有,但是真心不多。
为此,当一些战友前来咨询的时候,他一边热心解答,一边也是全解引导,最后都要问他一句:创业,战友你真的适合吗?
02.
是的,创业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好的途径。前段时间,兰州市、青岛市开展了“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期望通过大赛的形式鼓励退役军人积极创业创新,彰显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新风貌。一些战友看到后,也有参赛的想法和创业的冲动。
然而,创业虽然好听动听,但并不是所有的退役军人都适合创业;虽然身边不乏创新成功实现人生跃升的例子,但是更多的却是不愿不会不敢创业的普通人。
之前解放军报刊登过一篇文章:某部对即将退役的150名士兵(其中14%服役期在12年以上)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政策性安置就业的占到8%,选择招聘就业的占48%,而计划创业的占到38%。从简单的数据中心可以看出创业依然不是广大退役军人的第一选择,求稳依然是我们在就业之中最高的原则。
为什么很多退役军人不愿不喜欢创业?
一是军地转业不兼容,想创业能力不支持。
二是经济和和家庭压力过大过多。
三是缺乏必要的支持。
四是风险承受力低。
但是不喜欢不适合,不代表创业这种方式不好,而是要适合的人在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最正确选择。
03.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创业,一些战友其实看得很重,也对此有很多很高的期待。特别是很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更是给大家很多的鼓励和支持。但是笔者在此也要浇一盆冷水。创业非小事,选择需冷静。
这里,笔者想对想创业的战友说:
创业不等于成功。很多创业故事都告诉人们,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也符合退役军人在军营里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可是创业却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很多人将创业成功归结于实力能力加运气,甚至运气的分量很重。一些退役军人在创业设定之初,就背负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包袱,也将创业作为体现人生价值托付未来的平台和载体。然而,创业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成功作为衡量创业的唯一标准和终极目的,坚信努力就一定成功,大概率自己会后悔。所以,我们可以期待成功,但是不应只有成功。
创业是有风险的。在一些战友眼里,创业是一份充满挑战和财富成功的过程,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也多是“某某成功” “某某成为老板”的例子,并以此激励自己创业。一位教授认为,创业其实是发现商业机会组织资源、在特定时间内形成盈利能力的过程,是商机、资源、团队在创业创始人调配下的过程。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商机,却忽视了风险;关注的是个人的选择,却忽视了团队的力量。创业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即使再专业的人也不敢担保成功的高概率。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创业的风光及丰厚的回报,却忽视了创业的风险和损失,就容易盲目盲动,甚至被人欺骗上当。
创业也是退役军人就业的新思路,也是有着光明前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当计划安置越来越难、越来越少的时候,当打工找工作也比较费劲的时候,创业自己当老板恐怕也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也是国家意志鼓励的方向。《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未来创业式就业,也会成为很多退役军人 选择角度和努力方向。只不过,我们的选择要更理性一点、科学一点、实际一点才好。
04.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退役军人才适合创业呢?谁才是适合创业的退役军人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自检和自查,做出判断。
一是个人的能力素质是否可以支撑创业发展。军人能力素质都很过硬,但军地兼通直接上手的专业却不多。比如你现役时开过车或者开展过运输工作,则在运输业创业是有基础的;之前一直从事技术工作,退役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创业也是有保障的。而且,创业不是仅仅靠热情和斗志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人际协调、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能力素质。如果自己能力单一,或者能力不对口,恐怕创业起来就容易走弯路、走错路,走得还比较艰难。
二是是否经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论证。创业可不是买彩票,可以跟着感觉走。退役军人的创业资金,大都来自自己的转业费和退役金,寄托着家人的希望,所以必须小心谨慎才行。这就需要在决定创业规模、方向等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进行过论证分析后才能定下决心。切不可盲目深信他人的建议及内部消息,不要相信网上的诱惑和不实消息,没有把握不动手,准备不好不开始。
三是个人的经济实力是否可以确保创业的起步和维持。创业,是需要基础条件的,比如资金、场地、市场、资源等。如果这些基础条件不具备,则在项目选择等方面就会受限。而后备资源如果不充分,则在后续发展上就会缺乏后劲。一些战友表示,不会不想创业,而是起步的资金筹集起来就很费经,所以只能选择放弃了。
四是个人是否有成熟完善的社会资源可以依靠。创业,仅靠努力是不够的,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和支持的。比如开班培训班,生源、教师、场地等,都是需要自己考虑的因素。一些战友在某个领域创业,看来看去却发现连个老师、朋友都没有,周围全是竞争对手,恐怕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创业发展的。而完善成熟的社会资源,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在遇到畏难时也能得到帮助和指导。“出门靠朋友”,其实也是创业过程的正式写照。
五是个人创业的意愿是否强烈。创业,是退役军人就业的一种形式,但也许是一种终极方式和最高方式。大多数的退役军人,往往选择的是就业而不是创业。所以当战友们你有创业想法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创业的意愿到底有多强烈,是不是唯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只是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去创业,恐怕导致的结果不会太好。如果你创业的医院很强烈,并且做好了充足准备,也许能有一个较好的未来。
六是创业的风险挫折是否可以承受,是否允许犯错和失败。这其实是很多退役军人考虑最多的问题。退役军人的启动资金,往往是家人的资助和退役费用,可以说是全部家底都在其中。而且因为退役之时年纪也较大等原因,再加上家庭经济压力,大多数的心里都有着挣钱养家的念头,同时抱着一定成功、必须成功的想法。然而,创业绝不是一个十拿九稳的事情,风险概率很大。如果我们无法承受失败挫折带来的影响,恐怕笔者建议还是谨慎创业主要就业才好。不然,一旦创业不顺或者失败,损失大将不只是金钱,还有家庭、健康、未来、幸福等,代价有点大。
七是是否有科学的创业的计划和规划。创业绝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随便干就能成功的。它需要一个严密严谨的创业计划和规划,对于前期的准备、创业的目标、实施后的定位、未来的发展等有个清晰合理的方案。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饮品店,也是要“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所以,如果我们这方面的思考和计划,可以尝试创业。如果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建议还是算了。
以上只是适合创业的退役军人的一些基本特征,不一定全面,只是一个参考。
05.
作为退役军人,我们一方面有国家给予的很多好政策,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只要我们科学筹划、认真准备,会有一个好的创业结果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自身创业能力素质的不足,在选择创业和创业选择时要慎之又慎、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有着参军时积累的好作风和战斗精神,即使遇到困难我们会克服好战胜的。
创业,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易如反掌。作为退役军人,我们要顺势而为、善借东风,在新的领域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创出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