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融媒体中心4月3日讯(记者 戴姣)清明将至,4月3日,位于浏阳烈士陵园内的浏阳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讲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刘勇,浏阳市领导黄刚参加活动。
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浏阳烈士陵园里,安葬着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805位革命烈士,新建成的浏阳烈士纪念馆便坐落于陵园内。纪念馆总投资达1000万元,占地3700余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展陈文物(含复制件)近200件,烈士相关书籍41本,展陈图片680余张。
纪念馆正门口是一条以时间为刻度的步道,记录了浏阳重要的革命时间节点。共有四个展陈篇章,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英雄之城浏阳的概况,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浏阳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第二部分讲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浏阳革命烈士情况,重点介绍了这一时期六位浏阳英烈的光辉事迹;第三部分讲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浏阳革命烈士情况,近20万人为中国革命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第四部分介绍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革命烈士情况。
当天,大批市民缅怀先烈,用鲜花向烈士们表达哀思,在参观展览过程中铭记历史,凝聚奋进力量。浏阳市新屋岭小学学生彭翰祥说:“李白、潘心元、易荡平这些为了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参观了他们当时使用过的物品,我能体会到他们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他们战斗时很不容易,我也会更加珍惜现在这种幸福美好生活。”浏阳市新屋岭小学学生熊睿歆说道。
浏阳是一座红色资源富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走出了谭嗣同、唐才常等风云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引领下,众多浏阳儿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7102人。近年来,浏阳在保护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牢记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编辑:孔芬
审核:王继斌 王坤磊